中华文化-二十四节气(二十四节气依据分别是什么顺序含义简介)

二十四节气——中华文化的精髓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 二十四节气,是中华先贤留给后人的文化精髓,是古人生活实践的宝贵经验,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农耕文化和季节轮回积累的可贵实践财富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  作为一个中国人,不仅要自己懂得二十四节气的美好和文化内涵,传承和发扬二十四节气指导下的农耕时段精髓,是我们对先人的交代,是我们对后代的责任。

作为一个成年人,人到中年后才懂得节气的精华,深邃的知识涵盖。因为懂得晚,所以更珍惜,再次整理节气知识,以备今后学习和了解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二十四节气源自黄河流域。早在春秋时期,就制定出了仲春、仲夏、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。而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,到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已全部确立。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,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中可说是家喻户晓。在国外华侨集居的地区,也广泛流传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太阳从黄经零度开始,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“一个节气”。每年运行360度,共经历24个节气,每月2个。其中,每月第一个节气为“节气”,即立春、惊蛰、清明、立夏、芒种、小暑、立秋、白露、寒露、立冬、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;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“中气”,即雨水、春分、谷雨、小满、夏至、大暑、处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。“节气”和“中气”交替出现,各历时15天,现在人们已经把“节气"和“中气"统称为“节气”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其中表示四季更替的有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。表示温度变化的有小暑、大暑、小寒、大寒、白露、寒露和霜降。表示降水的有雨水、谷雨、小雪、大雪。表示物候的有惊蛰、清明、小满、芒种、处暑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二十四节气的含义

立春:立是开始的意思,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。

雨水:降雨开始,雨量渐增。

惊蛰:蛰是藏的意思。惊蛰是指春雷乍动,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。

春分:分是平分的意思。春分表示昼夜等分。

清明:天气晴朗,草木繁茂。

谷雨:雨生百谷。雨量充足而及时,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。

立夏:夏季的开始。

小满: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。

芒种: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。

夏至:炎热的夏天来临。

小暑:暑是炎热的意思。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。

大暑: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
立秋:秋季的开始。

处暑:处是终止、躲藏的意思。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。

白露:天气转凉,露凝而白。

秋分:昼夜等分。

寒露:露水已寒,将要结冰。

霜降:天气渐冷,开始有霜。

立冬:冬季的开始。

小雪:开始下雪。

大雪:降雪量增多,地面可能积雪。

冬至:寒冷的冬天来临。

小寒:气候开始寒冷。

大寒:一年中最冷的时候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“二十四节气”,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“十二月建”的特定节令。一岁分四时,春夏秋冬各三个月,每月两个节气,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。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,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,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。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,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“二十四节气”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,通过观察天体运行,认知一岁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。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,北斗七星循环旋转,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,谓之一“岁”(摄提)。现行的“二十四节气”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,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,每15°为1等份,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,始于立春,终于大寒。

经过历史发展,农历吸纳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,并通过“置闰法”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,形成阴阳合历,“二十四节气”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。在国际气象界,二十四节气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。2016年11月30日,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

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,它将天文、农事、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,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,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,古人将节气分为“分”、“至”、“启”、“闭”四组。“分”即春分和秋分;“至”即夏至和冬至;“启”是立春和立夏,“闭”则是立秋和立冬。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合称“四立”。“四立”与“二分二至”加起来共为“八节”,民间称为“四时八节”。

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,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,在期间会举行多种民俗活动。上古时代,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正月初一,而是立春日;重大的拜神祭祖、驱邪消灾、祈年纳福、迎春和农耕庆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几天举行;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,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。从节气规律来说,立春是“阴阳”之气中阳气升发的起始,自立春起阴阳转化,阳气上升,立春标示着万物更生、新轮回开启;而冬至则是太阳回返的始点,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、白昼逐日增长,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、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。在“四时八节”当中,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。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,二十四节气发挥着重要作用,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。诸如立春、冬至、清明等一些节气既是自然节气也是民间重要节日。其它节气也衍生出大量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,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。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,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,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。二十四节气从古至今对人们的生活、文化有着实用价值。

二十四节气是对时间的具体切分,其更替和周期性复现,其中标志节气变化的节气日则是时间推迁和流转的标志性时间,是重要的阴阳转化节点。廿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,干支历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为“建”,以“斗柄指寅”为春正(正月),其以春季第一个月为正月的历法制度对后世历法“建正”影响深远。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,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。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,二十四节气由此成为了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,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。

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,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,有些节气也就是节日。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的推广,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,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。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。这些活动,可大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:奉祀神灵,以应天时;崇宗敬祖,维护亲情;除凶祛恶,以求平安;休闲娱乐,放松心情。此外,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特殊的饮食习俗。遵循传统“天人合一,顺应四时”的理念,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,还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,如立春补肝、立夏补水、立秋滋阴、立冬补阴等。与此同时,围绕二十四节气,亦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,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。

总之,围绕着二十四节气,形成了众多的信仰、禁忌、仪式、礼仪、娱乐、饮食、养生、传说、故事等习俗活动。因此,对人们来说,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体系,更是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活与民俗系统。二十四节气之所以能在民众日常社会生活中日益流行与普及开来,与此有直接关系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七言节气歌

地球绕着太阳转,绕完一圈是一年。

一年分成十二月,二十四节紧相连。

按照公历来推算,每月两气不改变。

上半年是六、廿一,下半年逢八、廿三。

这些就是交节日,有差不过一两天。

二十四节有先后,下列口诀记心间:

一月小寒接大寒,二月立春雨水连;

惊蛰春分在三月,清明谷雨四月天;

五月立夏和小满,六月芒种夏至连;

七月大暑和小暑,立秋处暑八月间;

九月白露接秋分,寒露霜降十月全;

立冬小雪十一月,大雪冬至迎新年。

抓紧季节忙生产,种收及时保丰年。

“二十四节气列入‘非遗’,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、保护其文化内蕴。对二十四节气及其蕴含的优秀文化,如效法自然、顺应自然、利用自然的观念,天人合一的智慧,及中国人对宇宙、自然的独特认识,要进行认真研究、探讨,以期有助于当今社会;对延续、传承几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项,积极挖掘符合时代的内容,使其随时代而行,与时代同频共振。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2006年5月20日,“二十四节气”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16年11月30日,中国“二十四节气”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作为农耕的重要参照,二十四节气走过千年的四季,作为中国的文化传承,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。愿今天的孩子更早懂得四季,知道节气,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炎黄子孙生活在华夏大地。让我们一起传承民族文化,发扬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,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!

中华文化:二十四节气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5230003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m1.com/386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