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年营收近13亿元,“赔不起”的知网接连败诉(人民日报评论的中国知网事件赔不起1200亿?)

记者|陈振芳

知网接连败诉。

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胜诉获赔后,其妻周秀鸾也走上了维权之路。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,周秀鸾称,由她著作的《驳“市场供应今不如昔”论——读史读报箚记》等10篇文章,被知网手机APP上登载。

周秀鸾认为,知网未经许可擅自将其作品数字化,并在网络上进行传播、销售,其行为严重侵害了其合法权利,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。

法院一审判决,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到2400元不等。知网认为“赔偿金额过高”,并提出上诉。

4月28日,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驳回知网的请求,维持一审原判。据界面教育统计,二审判决,知网累计须赔偿周秀鸾93580元。

知网还与同类平台存在法律纠纷。

今年1月,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称,该公司与作者李玉芬签订了《个人作品授权书》,但该作者的文章出现在“手机知网”IOS端APP,并提供付费在线阅读、付费下载服务。世纪超星公司要求,知网应当承担停止侵害、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。

知网辩称,世纪超星公司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,请求法院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。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,知网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获得了涉案作品的合法授权。

5月6日,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决,要求知网赔偿世纪超星公司经济损失3600元,以及维权支出1593.75元。

知网官司“缠身”。天眼查APP显示,知网涉及1775个案件,目前处于民事一审阶段的案件有1602件,83.2%的案件身份为被告,其中47.3%的案件涉及著作权权属、侵权纠纷。

知网本身并不生产内容,而是用低廉的价格收录期刊文章和毕业论文,然后相对高的价格卖给高校和个人。其成本主要包括著作权许可使用费、生产加工的人力成本等。

“期刊会与作者签著作权转让协议、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,还有些期刊通过‘投稿须知’等形式来告知作者。”一位期刊编辑告诉界面教育,这也是上述案件涉及的主要争议点。

据长江日报消息,在中国庭审公开网最近的一场直播庭审中,知网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坦言,如果都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200元/千字的标准赔偿的话,知网在库作品大概要赔偿1200亿元。

界面教育注意到,3月21日,在一场和作家陈应松的直播庭审中,知网委托律师称,“公司(知网)目前跟各方都在调解过程中,尤其是作者。”

同方股份有限公司(600100.SH)公布2021年财报。财报显示,同方知网上年营收12.89亿元,同比上涨9%;净利润1.94亿元,同比增长0.3%;毛利率为53.35%,总资产27.55亿元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5230003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m1.com/310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