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点:双链DNA病毒。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性生活或密切接触。
家庭背景:(1)高危型-HPV 16/18/31/33/35/39/ 45/51/52/56/58/59/68;中危型-将HPV 26/53/ 66/73/82。其中以HPV 16/18诱发癌变的风险最高。
(2)在中国170万例一般人群中开展的HPV流行病学研究发现,最常见的5种HPV型别分别为HPV 16(3.52%)、HPV 52(2.20%)、HPV 58(2.10%)、HPV 18(1.20%)和HPV 33(1.02%)。
工作经验:(1)2018年全球范围内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.0万例,死亡病例约31.1万例,已成为15~44岁女性第2位常见肿瘤和第3位死亡原因。
(2)我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0.6万例,每年死亡病例约4.8万例。
(3)几乎100%的子宫颈癌、88%的肛门癌、50%的阴茎癌、43%的外阴癌以及口咽癌等肿瘤均与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有关。
(4)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,约90%的生殖器疣由HPV 6/11感染引起。
自我评价:80%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HPV感染,90%以上的HPV感染可在2年内自然清除,仅不足1%的患者发展至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。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是下生殖道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癌发生的必要因素,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。
工作克星:人乳头瘤病毒疫苗,诱导体液免疫反应,产生的中和性抗体在HPV进入机体时即可与病毒抗原结合,从而防止HPV感染。通过预防初次HPV感染和减少持续性HPV感染来阻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。
友情提示:性生活过早、多性伴、多孕、多产、吸烟、长期口服避孕药、性传播疾病者等是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。50%以上的年轻女性在开始性行为后的3年内就会发生HPV感染。青春期女孩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,过早性生活会使子宫颈上皮多次重复暴露于某些细菌或病毒,产生潜在细胞变异。性生活过早、多性伴等因素是HPV感染的重要协同因素。口服避孕药与HPV感染明显相关,用药时间长(5年以上)者HPV感染风险增加。
参考文献:《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》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m1.com/270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