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3月4日,我们迎来了第五个“国际HPV知晓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:
让世界少一份忧虑。
带你认识什么是“HPV”
人乳头瘤病毒 (Human papillomavirus,HPV),在自然界广泛存在,是一种嗜上皮组织的无包膜双链环状小DNA 病毒,可引起人体皮肤黏膜上皮增生。目前已分离出200多种HPV病毒,并且根据其致病力及致癌作用将其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[1]。
低危型 HPV 感染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,约90%的生殖器疣由 HPV 6 /11 感染引起。
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被证实为导致宫颈癌的病因,几乎 100% 的子宫颈癌、88%的肛门癌、50%的阴茎癌、43%的外阴癌以及口咽癌等肿瘤均与高危型 HPV 持续性感染有关[2] 。
背景介绍
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,约99.7%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造成的,是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癌症。据统计,2020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为10万,死亡病例约6万。2020年11月WHO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,并设定2030年的三项目标:
(2)70%的35和45岁女性接受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;
(3)90%检出的宫颈病变得到有效治疗和管理。
2022年1月18日国家卫健委印发《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》要求到2025年底,实现以下目标:
(1)逐步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,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 50%以上。
(2)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,提高妇女宫颈癌防治意识。适龄妇女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%以上。
(3)创新宫颈癌筛查模式,提高筛查质量和效率,宫颈癌筛查早诊率达到90%以上。
接种HPV疫苗与子宫颈癌筛查“同等重要”,提高接种疫苗覆盖率,定期宫颈癌筛查,全面消除宫颈癌。
目前我国宫颈癌疫苗率不足1%,与90%的15岁女孩完成HPV疫苗接种的目标相差甚大。专家强烈推荐:9-15岁女性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接种HPV疫苗可最大化获益[3]。接种疫苗不受宫颈癌筛查的结果的影响,所以无论细胞学、HPV检测及HPV相关病变结果如何,都可以在推荐年龄接种HPV疫苗。接种疫苗的原则是及早就近接种,他的保护效率基本上是一致的。
定期做好高质量宫颈癌筛查
2009年起,农村“两癌”检查项目启动,每年为上千万适龄农村妇女提供免费的宫颈癌筛查。然而,当前中国的宫颈癌筛查总体筛查覆盖率不足40%,基础条件较差、专业人员缺乏和培训不足等现实问题,使得中国距离实现WHO提出的“消除宫颈癌”的目标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。
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,提供高质量的筛查方式,2021 年WHO更新了两版指南,其中最新的更新建议:WHO推荐HPV mRNA检测可与HPV DNA同样用于宫颈癌初级筛查,并同步更新了关于筛查频率及相关处理等相关管理规范。
什么是E6/E7 mRNA?
E6、E7是HPV病毒所携带的癌基因。HPV病毒感染宫颈细胞后,只有产生E6、E7 mRNA,才会有致病风险,所以E6、E7 mRNA是宫颈病变开始和进展的必由之路,E6、E7 mRNA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宫颈病变风险的评估靶标。
新一代HPV E6/E7 mRNA检测技术

HPV E6/E7 mRNA检测可以为女性了解宫颈健康情况,以预防为主,安心生活,让女性远离疾病的困扰。
转载本文,让更多人了解HPV知晓日,获取更多HPV及宫颈健康相关知识,加入中国女性宫颈健康促进计划!
参考文献:
[1]丁璐,程忠平.HPV致宫颈癌机制研究进展[J].同济大学学报(医学版),2020,6;网络首发
[2]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.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,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
[3]魏丽惠,赵昀.<关于《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》的临床要点解读>.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0,1(21):1-3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m1.com/270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