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些人如此固执?
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,跟人交谈时,有时你从各个角度给他分析一个问题,提出中肯的建议,但是他怎么都听不进去,表现得异常固执。
比如,一个女孩深陷感情骗局,外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在骗她,但女孩子却固执地认为男孩是真正地爱她,任凭外人怎么说,她都不会改变主意,甚至认为别人在不怀好意地破坏他们。
再比如,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说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,多增长见识,对自己的事业、人生都有帮助,他却认为什么文化、知识都没有用,遇到事情还得靠钱、靠关系、靠运气。
于是,你所有的建议压根就不会起作用,他总会固执地寻找理由,固执地放弃努力。
每当这个时候,等你们争论一番毫无结果时,你也许会有一种挫败感,甚至捶胸顿足地喊道:“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固执的人,这么简单的道理,他怎么就是不懂呢?”
那么,为什么有些人如此固执呢?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?本文将从认知能力和个人构念两个方面来分析,并探讨固执的危害和克服的方法。
首先,我们来看看固执的原因。简单来说,固执是一种认知偏差,即一个人在获取、处理、评价和运用信息时出现的偏离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的现象。而导致认知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认知能力。认知能力指一个人获取、处理、评价和运用信息的能力。认知能力越低,一个人就越容易出现认知偏差。
认知能力低的人往往缺乏见识、知识、经验和思考能力。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很浅薄、很片面、很武断。他们不能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,不能从多个层面去理解问题。他们只能依赖自己有限的信息和经验来做出判断。而这些信息和经验往往是不准确、不全面、不客观的。
当遇到与自己的信息和经验不符合的事实或者意见时,认知能力低的人就会感到困惑、不安、恐惧。他们无法接受新鲜事物或者不同观点。他们会拒绝改变自己原有的看法。他们会坚持自己是对的。他们会抵制任何与自己相悖的证据或者建议。这就是固执。
除了认知能力之外,另一个影响固执的因素是个人构念。个人构念指一个人根据过往的经验和期望形成的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m1.com/1533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