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视剧《亲爱的小孩》迎来了大结局,患病的禾禾等来了合适的骨髓,手术成功。镜头一转眼,禾禾已经8岁了,像很多正常孩子一样,写起作业来也让家长抓狂。方一诺一家,简单幸福地生活着。
可是,禾禾故事原型的孩子却没有这么幸运,那个孩子已经去世10多年了,而他的妈妈也活得更加艰辛。
《亲爱的小孩》改编自真实的故事。方一诺的原型是来自贵州的闫英。1990年,阎英和丈夫秦德强离开老家去贵阳打工。秦德强做搬运,闫英在餐馆打工。
两人生了2个儿子,生活过得简单平静。
闫英夫妻劳劳苦苦打拼,终于在贵阳买了房子,眼看着生活渐渐好了起来,可大儿子却出事了。
7岁那年,大儿子总喊膝盖痛,去医院检查,医生诊断就是“普通的生长痛”。
闫英夫妻总算放心下来,可是没多久,大儿子的膝盖却越来越痛了。再次去医院检查时,医生却严肃地告知:“孩子可能是白血病,你们要有心理准备。”
闫英瞬间就觉得晴天霹雳,儿子才上小学,怎么就得了这个病。来不及过度悲伤,闫英就赶忙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。
孩子做化疗,当时医院规定家长不能和孩子同住一个病房,闫英没钱住招待所,只能睡在大街上,一天只吃2个馒头。
闫英躺着大街上的第14个夜晚,警察把她带走了,闫英经过一番解释,警察自掏腰包,塞给了她500元,还为她安排了免费的招待所。
不同于电视剧《亲爱的小孩》中,主人公是体面的夫妻俩,丈夫肖路经济条件好,妻子方一诺是初中语文老师。而现实生活中的闫英和秦德强本就不富裕。大儿子患病,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。
为儿子的病情发愁,为钱发愁,压力越来越大,闫英和秦德强总是吵架,秦德强的脾气越来越暴躁,他开始动手打闫英。甚至有一次,拿酒瓶砸到了闫英的后脑勺。
这种日子根本没法过了,闫英便和秦德强离婚了。患病的大儿子跟着闫英,小儿子跟着秦德强。
为了给儿子攒钱治病,闫英学会了开车,白天跑运输,晚上捡破烂。最艰难的时候,闫英带着写着儿子病情的牌子,上街乞讨。
她可以不要尊严,再吃苦受累都无怨,她只要儿子活下来。
一天,她从医生口中得知,找到合适的骨髓就能救孩子。于是,她立马拉上小儿子做骨髓配型。或是是得到了上天的眷恋,兄弟俩骨髓配型成功,大儿子有救了!
正当闫英高兴时,医生却说:“绝对不行。”
原来,小儿子只有10岁,而骨髓捐献者必须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。
希望破灭,闫英差点就想从楼上跳下去,一了百了。可一想到患病的儿子,她只能继续边打工边带儿子看病。
一次,闫英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,说的是新生儿的脐带血可以救孩子。闫英立马找到医生,医生说这个办法确实可行,但是新生儿脐带血和孩子的匹配度只有25%的可能性。
闫英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一样,她一定要试一试。所以,她打电话给前夫,说出了这个大胆的想法:“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吧。”
前夫惊讶不已,火冒三丈:“你是疯了吗,我们都离婚了!”
闫英依旧不愿放弃,她带着大儿子来到贵阳找前夫,儿子哭着对着爸爸说:“爸爸,我想活下去,你就和妈妈再生一个孩子吧。”
看着患病儿子的苦苦乞求,秦德强动容了,于是同意再生一个孩子。
2个月后,39岁的闫英再次怀孕了。她只能挺着大肚子在医院照顾着大儿子。医院的躺椅,租一晚要5元,她舍不得,就买了一张10元的凉席铺在地上,每天忍受着孕吐,各种不适,睡在地上。
次年,闫英满怀期待,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孩。可是脐带血检测结果,配型失败。
那一刻,闫英的天彻底塌了,她绝望到嚎啕大哭。
大儿子懂事地安慰她:“妈妈,你不能倒下,如果你都放弃了,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。”
闫英只能让自己坚强起来。
可是,孩子再也等不到合适的骨髓了,因为他的病情急速恶化,还是去世了。
闫英无论多努力,都没能留住儿子。
最后,闫英独自一人带着二儿子和小儿子一起生活。有人劝说她:你太不容易了,要不和前夫复婚算了,带着2个儿子,一家四口继续好好生活。
可是,闫英却不愿意,她再生一个孩子,是为了救大儿子,如今大儿子不在了,她也不需要前夫,后半生只想和两个儿子相依为命。
闫英为了做事时能照顾小儿子,她找了份保姆的活,日子依旧过得很苦,但小儿子却很懂事,心疼妈妈,从不乱花一分钱。
闫英的故事,备受争议,有人认为她太过自私,为了救一个孩子,却牺牲另一个孩子的命运,让他出生在不完整的家庭,日子还过得如此艰难。
这世上虽然没有感同身受,但我们也只知道,任何一个母亲,为了救自己的孩子,都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机会。
闫英是无比坚强的妈妈,如今,她带着2个儿子好好生活,或许就是当下最好的结局了。#影视杂谈#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m1.com/100408.html